索 引 號: | 012948472/2024-99164 | 信息分類: | 公安、安全、司法 / 重點工作 / 其他 |
發布機構: | 南京市公安局 | 生成日期: | 2024-12-23 |
生效日期: | 廢止日期: | ||
信息名稱: | 民警安心扎根社區,警務工作質效提升 | ||
文 號: | 關 鍵 詞: | 社區民警;退出“大輪班”;勤務機制;質效提升;南京公安 | |
內容概覽: | |||
在線鏈接地址: | |||
文件下載: | |||
“沒問題,我就在警務室,轉戶口現場教您辦。”“煤氣灶有安全問題,稍等幫您聯系。”“有困難給我打電話,我都在……”每天9時,在鼓樓區挹江門街道薩家灣21號的社區警務室,民警陳從平早早就忙碌了起來。?
這是南京公安實施社區民警退出“大輪班”勤務機制改革后,社區民警工作的常態。該警務室緊鄰眾多居民區,一旦有警情,陳從平能更快到達現場,平時走訪,他也能更近地了解民情。“現在除了所里開會,其余的時間都‘泡’在社區里,了解社區情況,解決群眾難題。”陳從平體會頗深。?
所謂派出所“大輪班”勤務機制,即所里把民警分成4個班,每個班的民警在對應班次內負責接處警,從早到晚,社區民警幾乎都奔忙在出警路上,疲憊不堪,沒有時間沉在社區,發案量也一直降不下來。機制改革以后,陳從平有更多時間沉下心,扎在社區與居民交流。當地老年人對他的稱呼從“陳警官”慢慢變為“小陳”,把他當成了社區的“貼心人”。?
今年以來,南京市公安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上級文件指示要求,主動作為、先行先試,率先推進社區民警退出“大輪班”勤務機制改革工作,壓實社區民警在社區的時間和責任,確保社區民警80%以上工作時間在社區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
全面推廣社區民警退出“大輪班”勤務機制改革以來,全市警情總量同比下降20.5%,案件同比下降13.8%,改革成效初步顯現。?
從“下社區”到“在社區”,成為居民“貼心人”?
據悉,南京警方堅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敢于下“先手棋”、打主動仗,在先期12家屬地分局試點開展社區民警退出“大輪班”勤務機制改革。在此基礎上,該機制改革在全局全面推開。?
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隊五大隊大隊長盧子奇介紹,改革后,全市所有社區民警不再參與派出所日常值班,社區民警白天沉入社區開展“四防”、就地接處警等工作,夜間10時后原則上不安排接處警工作,“社區民警有更多的時間扎根社區,了解民情,真正從源頭上降警情、控風險、除隱患。”?
今年6月,鼓樓分局14個派出所率先試點改革后,挹江門派出所優化機動模式,將轄區劃為17個警務責任區,實行“一區一警”。挹江門派出所所長周耀介紹,改革啟動以來,社區民警責任明確,警情處理質量得到提升。“以前輪班時,容易形成‘擊鼓傳花’式的警情,一些疑難警情在今天解決不了,只能交給明天的值班民警,很難從根源上化解矛盾。”周耀說,“現在每個社區民警負責一個片區,保證疑難警情有專人盯辦,一管到底,有效解決矛盾。”?
目前,全市12家屬地分局的143個派出所均已按照要求推進改革有序落地,人員、物資、制度等配套政策也同步落實。?
從“民警調”到“團隊調”,有效化解疑難警情?
社區民警退出“大輪班”勤務機制改革,是一項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全局性、系統性工程,市公安局始終堅持整體把握、突出重點、精準發力,確保有序推進、取得實效。?
盧子奇介紹,市公安局始終堅持聯動共治的工作理念,按照“1+3+N”的標準,打造以社區民警為主導,以協管員、輔警、網格員等為骨干,以律師、心理咨詢師等專業力量為補充的社區警務團隊,建庫管理、建群聯絡,提升社區警務整體合力。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區警務團隊1400余個,團隊成員8.9萬余人,為社區警務工作注入強大動能。?
“社區民警退出‘大輪班’后,最明顯的對比就是對社區有了更強烈的歸屬感——每天有充足的時間了解社區的方方面面,對于社情民意的掌握也比以前更加及時和精準,以前因為沒有時間和精力落實的想法也在逐步推進。” 盧子奇說。?
回龍橋社區第一責任區社區民警朱文東說,自從實施改革后,解決疑難警情更加系統和專業了。今年年初,回龍橋社區出現一起遺產糾紛警情。報警人稱,叔叔王先生(化姓)在去世前,將遺產留給了自己,但王先生的親兒子認為這些遺產應該由他繼承,于是和報警人產生矛盾。該矛盾持續5年多,雙方一直未達成和解。改革實施后,朱文東和民警啟動“1+3+N”的工作機制,以民警牽頭,聯合街道司法隊伍、社區工作人員等力量,并邀請報警人的好友參加調解。經過多方協商,雙方最終達成和解。?
為了將群眾工作做實,朱文東還制作了警民聯系卡,上面有他的聯系電話和工作地點。每次入戶走訪群眾,他都會向住戶發放聯系卡。“轄區居民一旦有求助,可以第一時間聯系我,這樣更加方便快捷。”?
從“大走訪”到“精定位”,不斷賦能基層治理?
除了民警走訪,派出所的綜合指揮室也在發揮重要作用。按照“兩隊互為協同、一室支撐兩隊”的運行機制,值班所領導每日坐鎮綜合指揮室直接調度,統籌抓好指令交辦、警情下派、閉環盯辦等工作,實時分析研判轄區治安動態、不放心隱患,每天拿出重點事項提示單、盯辦單,強化跟蹤督辦、質態監測,做到日清日結、閉環收口、確保實效。?
張華是建鄴分局濱江派出所金典社區民警,他告訴記者,隨著改革的推進,綜合指揮室的功能進一步升級。“指揮室就像導航衛星一樣,讓社區民警開展工作更加精準。”張華說。?
據介紹,濱江派出所綜合指揮室按照信息的輕重緩急,向社區民警下發四色清單。民警按照清單事項,可以更高效地開展工作。“以前摸排居民情況,只能靠一雙腿跑出來。現在指揮室可以告知我哪里有新的流動人員,方便民警更準確地采集信息,減輕民警負擔。”張華說,如果有一些突發類警情,指揮室也會及時調配民警處理,更好地維護轄區治安穩定。?
此外,市公安局立足基層視角,建設和優化“協同警務平臺”建設,圍繞警情處置、案件辦理、重點人員管控等方面工作,進一步拓展跨層級、跨部門、跨區域的協同作戰場景,對基層發起的各類請求事項,在最短時間內調集最全手段、最強資源反饋支援,真正實現“一警牽動全局、全局支撐一警”。?
今年8月運行以來,該平臺已累計協同處置各類請求事項13.5萬余條,讓基層能夠“放心干、大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