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2948472/2024-34480 | 信息分類: | 其他 / 統計分析 / 其他 |
發布機構: | 南京市公安局 | 生成日期: | 2024-05-13 |
生效日期: | 廢止日期: | ||
信息名稱: | 服務346萬機動車,南京交警以“智”求“治” | ||
文 號: | 關 鍵 詞: | 交管部門;南京;機動車保有量;綠波帶;無人機;交通管理;交警;城區道路 | |
內容概覽: | |||
在線鏈接地址: | |||
文件下載: | |||
去年,全市新增汽車30.8萬輛,同比增長8.3%,汽車年上牌量正式邁上“30萬+”臺階,其中,新能源車增長迅猛,成為亮點。
據了解,目前全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346.2萬輛;與此同時,道路里程增長尤其是主城區道路里程增長的速度,遠遠跟不上機動車保有量的增速。
如何在有限的道路交通環境里,服務好“300萬+”和“30萬+”,南京交警一直在努力。
機動車上牌量年年創新高,新能源車是增長亮點
“趁著‘五一’假期,我換了輛新能源車,夏天開著空調坐在車里等人,再也不用心疼油錢了。”市民王永安樂呵呵地說。
近幾年來,我市機動車年上牌量一直呈增長趨勢。2019年全市有26.5萬輛汽車上牌,2021年增至27.6萬輛,2022年達28.5萬輛,2023年繼續穩健增長,達到了30.8萬輛。
記者注意到,在上牌的新車中,新能源車發展迅猛。2017年至2019年,我市每年新增新能源車數都在1萬輛左右;2020年新增1.2萬輛,2021年新增3.9萬輛,增幅225%;2022年新注冊登記新能源車8.75萬輛,增幅124%;2023年新能源車上牌量仍在繼續增長,新增10.72萬輛,增幅22.5%;今年1月至4月下旬,新注冊登記新能源車3.70萬輛,而同期機動車上牌總量為13.39萬輛,新能源車占比已達27.63%。記者還了解到,在南京今年新上牌的新能源車中,進口車僅占0.49%。
百余臺小“手術”,硬核治理道路“梗阻”
“以前每天早上上班時,我在模范西路路口左轉,至少要等2個紅燈,現在順暢多了。”市民陸先生感慨道。
這一切,都是“小微工程”的“功勞”。記者從南京交管部門了解到,模范西路西進口掉頭車道距離交叉口較近,僅5米距離,高峰時期,掉頭排隊車輛增多,影響左轉車輛通行。此次改造,將掉頭開口后移約27米,與左轉車道保持充足的距離。掉頭開口后移之后,左轉車道不用等掉頭車排隊,掉頭車也不用擔心左轉車道排隊過長堵住掉頭口,避免了早高峰“壓車”現象。
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既需要大框架式路網布局的完善,也離不開“微創手術”的細節配合。
早在2018年,我市就出臺《南京主城交通擁堵治理道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交管部門專門梳理出一批“小微堵點”,并開出了“微創手術”的處方。
今年,我市又推出了不少于6處小微堵點改造,通過小施工緩解道路交通擁堵,目前已有3處完工。
南京交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小微堵點改造是在主城區道路條件有限的情況下,精準治堵的一種新嘗試。對于主城區的堵點,長期以來,交管部門只能在有限條件下調整交通組織,如重新施劃路口渠化段、設置單循環等。
“小微堵點”改造的提出為道路疏堵提供了一個新方案。目前,市建委和交管部門將改造重點聚焦在一些常發性、多發性交通擁堵節點,重點解決交通組織不暢節點、交通流量變化引發的新發擁堵節點,并按照“一點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則,通過小工程、小改造挖掘道路潛力,增加通行流量。
5年來,南京累計完成106處堵點改造,106處“梗阻”被疏通。
智能警務見成效,精細化管理緩堵治堵
目前,我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到346萬輛,其中328萬輛是汽車。
機動車保有量的飛速增長,意味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同時也對交通管理服務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正被用到南京的交通管理中去。
在剛剛結束的“五一”假期,南京交警27架無人機組成10支“空中警隊”,其中8個分布在各高速公路擁堵節點,2個分布在夫子廟和鐘山風景區等熱門景區。“無人機交警”每天以超過6小時的飛行時長和80公里的巡航里程,有效保障路面交通安全,累計發現各類異常擁堵事件200余起、快速處置簡易碰擦事故70余起。
家住河西南某小區的施女士在龍江上班,經過觀察,她給自己總結了一條上下班“避堵”攻略,“上班時從高廟路上廬山路,下班時從江東中路上高廟路,這樣都是‘綠波帶’。”
從1998年全市第一條“綠波帶”出現以來,南京交管部門已在主、次干路及流量特征明顯的支路共設置常態化綠波帶167條,其中單向綠波105條、潮汐綠波40條、雙向綠波22條,多采用3—5個路口的短綠波的協調控制方案。此外,還在金陵河西中學、河西外國語學校設置了3條“通學線”接送學公交專用綠波,大幅提升了通行效率。
科技手段大大助推了交通管理的精細度,大數據的利用更為交管部門決策提供依據。
隨著“阡陌金陵”智慧交管系統投入使用,互聯網數據,路面感知數據以及社會面相關數據等多源交通數據接入系統數據平臺,實時巡查、精準施策、及時響應,實現了一線城市級的交通狀況實時感知,并通過對大量交通流量數據的分析,為南京交警針對性地開展堵點治理提供數據支撐。全市1888處信號燈控制路口也被納入數據平臺統籌管理,分析研判通行時空規律,更加合理配置信號燈時長。